集微網報道,距離美國對中國祭出新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已過去五個月之久,在這期間,美國一直試圖說服日本、荷蘭以擴大管制范圍。1月末,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已與荷蘭和日本達成協議,限制向中國出口一些先進的芯片制造設備。該協議將把美國10月份通過的一些出口管制擴大到這兩個盟國的公司,包括ASML、尼康和東京電子。
對此,只有美國方面承認了這筆交易的存在,并且尚未公布任何有關哪些設備將受到限制的細節。日本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在談判后表示:“出口管理是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嚴格實施的,希望根據各國的管制動向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圍繞3國的磋商,西村康稔僅表示:“屬于外交上的往來,不便做出回答”。荷蘭方面也未正式宣布這項協議。一位知情人士認為,這是因為日本和荷蘭擔心可能會遭到中國報復。美國專家認為,日本和荷蘭需要時間來修改其法律法規以實施新的限制措施,相關措施“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相互呼應”。
事件發生后,外交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貿促會、中國駐荷蘭大使紛紛發聲。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美國為了維護自己霸權和私利,濫用出口管制,脅迫、誘拉一些國家組建遏制中國的小圈子,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毛寧指出,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國際上不乏擔憂的聲音。許多企業界的人士都表示,濫用出口管制將制造混亂,影響效率和創新,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關于荷蘭的部分,毛寧表示,個別國家出于一己私利,不惜損友自肥,惡意封鎖和打壓中國企業,人為推動產業轉移、脫鉤,有關霸凌、霸道行徑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我們希望各方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從自身長遠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場原則出發,獨立自主地作出決定。
中國半導體協會: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荷蘭、日本三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對中國芯片制造施加新的設備出口管制和限制。此舉如果成為現實,在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造成巨大傷害的同時,也將對全球產業及經濟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對全球最終消費者的利益造成長期傷害。
聲明還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反對這一破壞現有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的行為。反對這一干涉全球貿易自由化、扭曲供需關系和供需平衡的行為。反對這一試圖將中國半導體產業排除在全球產業體系及市場自由競爭之外的行為!
中國半導體市場始終堅持開放合作,與全球企業共同創造經濟價值、共同促進科技進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呼吁全球半導體產業界、學術界:團結起來,捍衛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促進合作創新,持續為產業、為人類社會創造福祉。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呼吁中國政府及相關機構:制定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健康發展的規則。對于捍衛全球化理念、全球半導體產業價值觀的外國企業,支持其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健康運營。
回顧歷史、總結經驗,中國經濟增長為我們帶來發展機遇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號召全體會員單位:精誠團結,堅決捍衛全球化產業鏈穩定;堅定信心,積極應變,發揚行業志氣,繁榮產業生態,共創廣闊未來。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這些做法和行徑是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的進一步升級,違背市場規律,破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嚴重踐踏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半導體產業早已實現全球化,高度依賴全球分工與合作,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的做法將嚴重阻礙中國和全球相關產業發展,也再一次為全球經濟復蘇蒙上新的陰影。
楊帆強調,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我們再次申明堅決反對美國借助國家力量干預市場、破壞競爭和打壓他國企業的行為。各國工商界應攜手合作創新、致力互利共贏,堅決捍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共同推動重振全球貿易投資和世界經濟復蘇增長。
中國駐荷蘭大使談踐:美國出于地緣政治的需要,惡意封鎖和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逼其他國家選邊站隊,人為地推動產業轉移和脫鉤,這是一種霸凌和霸道的行徑,嚴重破壞了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沖擊了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不利于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我們在各個場合強調國際社會應該共同維護國際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維護開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亂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們相信荷方可以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從自身長遠利益和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出發,獨立自主地作出正確決定。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則對2022年10月7日美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出臺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進行了公開評價。
SIA表示,協會支持維護國家安全的出口管制政策,但這些措施不應過度損害對美國經濟、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地位至關重要的商業創新。美國半導體公司依賴于創新的“良性循環”,其中包括對研發和進入全球市場的大量投資。
SIA認為,出口管制想要確保符合“小院高墻”范式,最有效的是那些專門針對特定項目并在多邊基礎上采用的管制,并且在實施之前吸收了足夠的行業意見,雖然協會及其成員公司完全理解管制的必要性,但新規在范圍和細節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并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
協會因此建議:
BIS應在此行動和未來的規則中考慮監管復雜性、不確定性和負擔的不必要的有害影響,這可能導致外國公司設計出美國原產或品牌內容以“降低”其供應鏈的風險。
過度控制有損害美國工業基礎的風險,特別是在外國可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軟件、組件和設備的地方。
BIS應首先將重要的新行動作為擬議規則發布,并征求相關技術咨詢委員會和行業的意見,從而恢復正常的規則制定秩序。這可以防止許多公司因受這些控制影響的復雜技術和供應鏈問題而遭受意外后果。
BIS應繼續盡一切可能通過與盟友國家達成協議來使這些規則成為多邊的。單邊出口管制將美國公司置于不平等的競爭環境中。它們還可以通過允許不受相同控制的國際競爭對手投資于研發工作并在競爭中勝過受影響的公司來威脅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BIS應為在中國運營的四家跨國半導體晶圓廠頒發臨時通用許可證。這一行動將顯著減少不確定性并實現更有效的業務規劃。
BIS應發布從事涵蓋開發或生產的半導體制造設施的正面清單。建立這樣一份清單將減輕企業的合規負擔,并確保平等的市場準入。
(校對/王云朗)